19000023.jpg 

攝於/柬埔寨  相機/Nikon 70D傳統單眼

 

透過鏡頭,我們看見了什麼?經由影像,我們又留下了什麼?

我一直是很懷舊的人,從大學時代開始玩黑白暗房,開始接觸攝影及拍照,對我來說,攝影是複雜且鑽研不斷的一項美學與技術。我不愛追求好相機及鏡頭,我認為構圖與光線重於一切,也因為這種隨性的態度,讓我在攝影的修練上,一直屬於要踏進門,又好像不是很夠格的狀況。

paris0005.jpg 

攝於/法國巴黎  相機/Milonta 單眼(型號不可考)自行黑白沖洗

在我愛上攝影的路途中,有兩個人改變了我的視野。

第一位是台灣攝影家,郭英聲
郭英聲很早就出名了,而且是在法國開始出名的,後來台灣才開始注意到他,漸漸的郭英聲成為攝影大師,但我很晚才知道他,但那時也居然很幸運的親眼看見他在台北攝影藝廊所展出的「草」系列,我被那一幅幅的草給吸引住了。從來都不知道原來這麼容易被忽略的大自然,在鏡頭下居然如此柔美,又這麼有個性…。原來簡單的東西也能拍出震撼人心的影像。

i048.jpg 

第二位是法國符號學家羅蘭巴特所寫的「明室」。
他在書中提出「刺點」這個理論,也就是在看一張照片時,那個會撼動人心的點。很可能是因為照片中的一個小細節,讓觀看者對這張照片記憶如新。

我在不知不覺中一直信奉著這兩點,同時間又因為自我的隨性,而非常不拘小節的使用各種不同等級不一的相機。從一般的單眼到傻瓜向機,從LOMO到玩具相機,我所擁有的相機普遍都不貴,但它們一定有一段故事。

voyage0023.jpg 

攝於/德國柏林  相機/單眼(型號廠牌不可考)

但曾幾何時,數位相機取代了傳統相機,它的方便、省錢、又容易被擁有,到現在人手一台相機,甚者數台(手機或MP3也能照相),我們隨時都能夠拍照留念,但到底在這幾千幾萬張的相片中留了什麼念?昨天吃的一道日本料理?前天街上遇到的一位正妹?還是自拍的影像?

這幾年來,一直看著數位影像漸漸吞噬了傳統底片相機的市場,很多廠牌選擇不出黑白相紙,柯達的黑白底片、AGFA停廠…。許多人的相機都漸漸換成數位相機,我其實也不能免俗,因為畢竟數位相機太省沖印費用,對於旅遊者來說要記錄真的方便很多。但不知為何我打心底還是愛著傳統相機,就好像被逼著投降於敵國的難民,心中覺得最棒的還是自己的祖國。

ilford2.gif 

以前最愛拿著ILFORD黑白相紙袋裝文青

昨天看到背包客棧創辦人之一小眼睛先生寫的一篇文章:「關於拍照」

 感觸非常深,於是我翻出之前帶著傳統相機旅遊的照片,不知道為何還是比數位相機拍出來的吸引著我。

F1000030.JPG 

攝於/印度  瓦拉那西   相機/NIKON 70D

你說我懷舊也罷,古板也罷,但影像的力量說明一切。傳統相機拍出來的相片,無論是用哪種相機(傻瓜或單眼),就算轉成電子檔,還是張力十足。可能一卷36張底片中會有10來張你覺得記憶深刻的照片,但數位相機拍出來的就是在幾百張中可能才出現10來張或者更少的驚喜。

18960015.jpg 

這種景深,只有傳統相機表現得出來      攝於/柬埔寨  相機/Nikon 70D傳統單眼

法國人類學家克勞德.李維史陀,他因幾度申請進入法蘭西學都被拒。1955年,他帶著有志難伸的心退而將自己早年探險的紀錄寫下來,而成就了《憂鬱的熱帶》這本傳世佳作。

李維史陀筆下提到的亞瑪遜河流域、巴西及孟加拉、緬甸的風情何來憂鬱之有? 重點是「觀看」的人之心態,還有它如何呈現於不同媒介上。而攝影不也是這樣嗎?在觀看時到底你看到了什麼?在按下快門的那剎那間你又想要記憶住什麼?

wall.jpg 

攝於/印度  相機/單眼(型號廠牌不可考)

就讓相片自己來說故事吧...。

boheme0203.jpg 

攝於/西班牙 IBIZA  相機/玩具相機

F1010022.JPG 

攝於/印度  Manali   相機/NIKON 70D

sea0008.jpg 

攝於/台灣  關山   相機/NIKON 70D

SANY3519.JPG 

攝於/玻利維亞 Rurre   相機/唯一一張數位相機作品   光線與構圖勝過一切!

 

  

 

幫我推推吧~~感恩  Share[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

 

 

 

還沒加入粉絲團的趕快按讚加入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avel8mon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