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挪威的羅浮敦島,可愛的A小鎮
這世界上是否有你覺得應該去做,卻一波三折遭遇許多困難,一直無法如願完成的事情?
有,我經歷過。 但你選擇就此放棄,還是暫時擱置,或是抱著希望努力達成這件你覺得應該做到的事情?
以上的想法,在出版我的第二本旅遊書【給島嶼的華爾滋】前我都經歷過。這本書可說是一波三折,費盡千辛萬苦才得以出版。曾經,我也一度想要把寫好的書稿深深埋在電腦裡的某個檔案夾裡再也不管它,但每次回頭去看那時去北歐、西班牙或希臘的照片,這些我所經歷過的旅程,每個令我感動過的風景、在旅途中遇到的奇妙旅者,都會一一浮現腦海中,就算已經離現在有九年之久了,但依舊還是很鮮明。
這些旅途中的回憶,就像遠方的鼓聲,咚咚咚地敲著我,告訴我不能放棄,一定要堅持下去,如果你認為是對的事情,一定要去做。
這本書,從我最早的明日報新聞台開始寫一篇篇的旅遊故事,到真正出版,前後經歷了大約九年的光陰,其中經歷兩家出版社退稿+晃點,最後終於在2010年3月1號出版。
曾經有家出版社跟我說:如果你的文字不改得更有風格點,是不會有任何一家出版社會出的。當時的我還沒出版第一本旅遊書「日安‧阿根廷」,我的確被這番話打擊的不輕,是否我真的如他們所說的這樣?是否我真的不夠格?但我一直覺得應該不是這樣的,我對我的文字有信心,只是我還沒有遇到伯樂而已。
可是,這樣無藥可救的相信著自己,需要多大的勇氣?
相信我,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
就在【給島嶼的華爾滋】出版後,我首次摸到新印好的書,心中非常的激動。九年來所有的記憶,包括四年在法國的點點滴滴,與書中所遇到的每個人,都依舊在這本書鮮活的訴說著永不褪色的故事。
拿到書的那天,一位朋友剛好來找我拿簽名書,因為事出倉促,我隨便抓了隻筆就幫他簽書。朋友問我:為何不準備一支特別的簽名筆?
於是,我擁有生平第一支簽名筆。它並不昂貴,也並非出自名家設計,但卻跟書的首頁的北歐藍太搭太搭了。
而應該會有人知道為何書名叫「給島嶼的華爾滋」吧?這是我放的小小Q&A喔~
另外,明日報新聞台時代的老朋友,請來這邊留言舉個手喊又吧!請別忘了留下你現在新的部落格網址喔(我以前新聞台花名叫「女工」啦,現在已經不用了,不過認識我還是來舉個手吧!)
如果有興趣想一窺【給島嶼的華爾滋】書中所提到的北歐、西班牙、希臘三地小島的故事,可以點以下連結:
幫我推推吧~~感恩 Share[推到Twitter] [推到Plu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