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阿根廷或南美的人,現在終於有阿根廷中文旅遊書囉!
- Jul 02 Wed 2008 09:36
【日安 阿根廷】7/1上市囉!第一本阿根廷中文旅遊書
- Jun 18 Wed 2008 23:42
格瓦拉與阿根廷馬黛茶

切.格瓦拉一張很出名的相片,就是他斜躺在床上,一手拿著馬黛茶具,一邊在享受馬黛茶的神情。就算切.格瓦拉人在古巴或是其他中美國家,他與馬黛茶的不可分離,就跟他與雪茄煙、頭戴星星符號的貝雷帽一樣,成為他的正字標記。而手持馬黛茶具的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更讓人聯想到他的阿根廷出身。
說起切.格瓦拉與馬黛茶的特殊淵源,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親曾經投資一項種植馬黛茶葉的生意,但他的父親並不是成功的生意人,在格瓦拉小時候他父親的馬黛茶農場生意就已失敗。雖然格瓦拉家沒有了馬黛茶生意,但切.格瓦拉卻成了無論到哪裡都帶著馬黛茶具的阿根廷人。
- Jun 17 Tue 2008 20:17
就算沒有摩托車,也要去旅行

在出發前往南美之前,許多朋友聽到我的計畫都說:「這次打算來趟摩托車日記之旅嗎?」可見南美與切.格瓦拉的事蹟,在一般人心目中有著多麼深的連結。可惜礙於現實的考量,我無法以一台摩托車橫行南美,在南美的移動方式大部分以巴士為主。即便如此,我想當時切.格瓦拉與阿爾貝托在旅途中被南美山河感動的心情,坐在巴士上的我,看著窗外寬廣的大地與多變的美景,也能體會到切.格瓦拉與阿爾貝托為何愛上南美這塊土地的心境。
- Jun 16 Mon 2008 22:58
隨著切.格瓦拉的足跡


你對革命的愛Tu amor revolucionario
將領導你前往新的任務Te conduce a nueva empresa
人們將會在那堅定地等待Donde esperan la firmeza
你的自由臂膀de tu brazo libertario.
~卡羅斯.珮布拉(Carlos Puebla)
「致永遠的司令」(Hasta siempre Comandante)歌曲
- Jun 01 Sun 2008 09:37
《摩托車日記》之後,再見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真是永遠的革命英雄!
(在要寫我到阿根廷進行格瓦拉故鄉追尋之旅之前,先把以前寫的一篇文章貼上來。)
-----------------------------------------------------------------------------------------
不久前,華特賽列斯才將切格瓦拉年少時的旅遊故事拍成電影,掀起一陣切格瓦拉風潮。姑且不論周邊商品的熱賣,《摩托車日記》這部片,絕對不會只有單純只是一部電影這樣簡單。有許多少人的熱情再被這部片點燃,或是也想來場摩托車環島之旅,或是新生代的年輕人再從這部片認識這位古巴的革命英雄。切格瓦拉的形象,隨著《摩托車日記》再度被點燃。
不過,21世紀已經不再是革命的年代,《摩托車日記》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在銀幕前燃燒下去。
美國導演史蒂芬索德柏之前宣布拍攝切格瓦拉的故事,片名就叫做《Che》,因為這故事將會是格瓦拉如何變成革命英雄的歷程。在旅途中與阿爾貝托分手之後,接著與卡斯楚相遇,開始一連串的革命生涯,直到他於39歲被玻利維亞政府逮捕結束生命為止。
《摩托車日記》的故事背景是以格瓦拉年少故事為基礎,那時的格瓦拉還是生嫩的年輕醫科學生,還未立定之後的革命志向。但《Che》則是聚焦在格瓦拉的成年,他的革命生涯與事蹟上。
很弔詭的是,當年被美國視為眼中釘的切格瓦拉,現在他的革命故事將被好萊塢收編,被好萊塢最紅的年輕得志大導演史蒂芬索德柏拍成電影。
那麼誰這次要來演切格瓦拉?當然不再是俊美年輕帥哥蓋爾嘉西亞貝納,而是之前曾跟索德柏合作過《天人交戰》的班尼西歐岱托羅。之前飾演《點燃生命之海》的哈維巴登,也宣布加入演出(只不過目前不知道他演誰,卡斯楚嗎?),湯姆提克威的御用女主角法蘭卡波特奈也參與這部片。不過本片最令人注目的,則是由許久沒有新作的泰倫斯馬利克寫這部片的劇本,他的上個問世作品是《紅色警戒》。
看完這些組合,讓我覺得《Che》這部片真是一個令人疑惑卻又十分有趣的組合。到底索德柏會拍出什麼樣的切格瓦拉?該不會又是搖晃鏡頭中讓大家幻想切的豐功偉業吧?不過至少他的拍片速度總是很快,看來這部《Che》應該不用等到太久,又能讓切迷一飽眼福了!
- Apr 25 Fri 2008 10:54
南美簽證歷險記(下)

(玻利維亞的國父:Simon Bolivar)
有人說過:「上帝關了一扇門,必會再開另一扇窗。」雖然我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有時人生裡的經驗總是會讓你印證到這句話。
- Apr 15 Tue 2008 17:49
南美簽證歷險記(上)
- Apr 15 Tue 2008 13:23
唉呀呀,令人頭昏的南美簽證
(南美還真是大啊)